2025-07-11 11:35:21
雨又下了。窗外的雨点敲打着玻璃,时而急促,时而舒缓,像是某种无言的诉说。我独坐窗前,面前是一杯刚沏好的洋西坑客家高山绿茶。茶叶在热水中舒展,缓缓沉入杯底,又轻轻浮起,如同人生际遇,起落无常。
这茶产自丰顺县洋西坑,据说采自海拔千米以上的高山。我想象着那些茶树,在云雾缭绕处生长,经年累月地吸收天地精华。采茶人背着竹篓,在陡峭的山坡上攀爬,指尖轻捻嫩芽,将春日的气息封存。如今这气息在我杯中苏醒,带着山岚的清冽与雨露的甘甜。
茶汤呈淡黄色,清澈见底。我凝视着这片小小的水域,忽然想起二十年前在茶派学艺的日子。那时师父常说:"看茶如看人,水清则茶明,心静则性见。"我们这些学徒,每日天不亮就要起来练功,从采青到杀青,从揉捻到烘焙,每个环节都要反复练习。师父的手粗糙如树皮,却能精准感知每一片茶叶的火候。
雨声渐密。那年夏天,也是这样的雨天,大师兄离开了茶派。他说要去城里闯荡,不愿一辈子困在山里做茶。师父没说话,只是默默为他包了一包明前茶。后来听说他在深圳开了茶庄,生意做得很大,却再也没回来过。如今师父早已作古,茶派也散了,只剩下这洋西坑的茶树,依然年年吐绿。
啜一口茶,微苦,继而回甘。这苦甘交织的滋味,让我想起小师妹。她是最有天赋的,却嫁到了外省。临走前夜,她偷偷塞给我一包自己炒的茶,说是留着想家时喝。去年收到她的信,说丈夫病故了,她带着孩子在县城开了间小茶馆。信纸上有泪痕,想必那茶喝起来会更苦些吧?
窗外雨势稍歇,天色微明。杯中的茶叶已完全舒展,静静地躺在杯底。它们完成了自己的使命,将山野的精魂化为一杯澄明的茶汤。我想,人的一生若能如此,历经浮沉而保持本真,未尝不是一种圆满。茶派散了,但茶道未绝;人各天涯,但情谊长存。
茶凉了。我续上热水,茶叶再次轻轻舞动,仿佛重获新生。这第二次的冲泡,滋味虽不如初时浓烈,却另有一番淡雅的韵味。中年以后的人生,不也是如此么?少了几分锐气,多了几分从容。那些年少时的执念,如今想来,不过是一缕茶烟。
雨声又起。我忽然明白,这杯高山绿茶之所以珍贵,不仅在于它的产地与工艺,更在于它让我在喧嚣尘世中,得以窥见生命的澄明之境。茶派往事如烟,人生命运似茶,个中滋味,唯有静心品味,方能了然。
茶尽,雨未停。我望着空杯,杯中倒映着斑驳的窗影,恍若看见师父在茶坊里忙碌的身影,听见师兄妹们的笑语。那些逝去的时光,就像这茶香一般,虽然淡了,却永远留在记忆的最深处。